重金买版权公开报道显示,腾讯与NBA的合作缘分始于2009年,但真正成为“哥俩好”的生意队友,还是2015年的事。2015年初,腾讯与NBA签署为期5年的合作伙伴协议,获得其独家新媒体版权,费用是一年1亿美元,5年则需支付5亿美元。2016年,腾讯又以2亿元的价格补齐4年的League Pass版权(联盟通行证权益)。当时,腾讯总裁刘炽平询问有“东方默多克”之称的黎瑞刚,这一年1亿美元的版权费是否太贵?黎瑞刚回答道:“贵是贵,你还得要拿。这种头部资源是稀缺资源,对用户具有强黏性的资源未来广告价值、收费潜力巨大。”黎瑞刚的回答正中腾讯的下怀,腾讯重金买下NBA版权,的确有企业战略上的重要意义,也符合了当时腾讯的用户特征。2015年,腾讯副总裁陈菊红透露,在当年的用户调查白皮书中,“全体网民有19%是看体育资讯的,在这19%里面又有70%是NBA用户,也就是说大约13%的网民是NBA用户,这是非常不错的一个数据”。同时她提及:“我们还发现喜欢NBA的用户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热爱篮球本身,他们中73%的人每周会打一两次篮球。”而中国体育产业的增速与GDP的增速相近。面对上亿篮球人口,显然,腾讯将与NBA的版权合作放在内容战略要塞的位置。腾讯体育事业部总经理赵国臣今年接受新华社记者访问时就表示:“当时我们的判断是,体育与财经、娱乐等领域不同,体育媒体在产业中处于要塞地位,是上游到下游的必由之路。”而相较欧洲五大足球联赛,“NBA是天然的互联网时间,周一到周末,上午和中午,都有比赛,关注度不易分散”,“一场比赛如果低于几十万用户观看,就没办法产生商业价值”。腾讯高价买版权的形势一直延续到再度与NBA携手的今年。尽管上一合约期合作相当愉快,NBA也没看在往昔“情分”上给版权费打折,甚至还翻了3倍,从1年1亿美元,涨到了1年3亿美元,5年下来则要15亿美元,约合人民币上百亿元。尽管赵国臣今年1月才刚刚向新华社记者表示,“无论外面投资市场怎样变化,我们不会改变自己的策略,不会买一些超出常理价格的版权,买虚高资产”,但对腾讯来说,能够击败出价强劲、同样渊源颇深的竞争对手,最终拿下版权,这已经是皆大欢喜。
2019年10月09日